、 1、时间 冬春季果树枝干较硬,拉枝容易引起劈裂,形成伤枝,诱发病害,削弱树势。而且冬春季拉枝后,果树背上优势比较明显,会造成背上枝过多、过大,导致树上长树,影响光照条件。 2、忽略品种、树势 有些果农拉枝时不分树种、品种,也不管枝条方向是否合理,见枝就拉,见缝就插,使上部枝条拉枝后明显大于下部枝条,造成树势过早衰弱,寿命缩短。 3、方法、方式不当 还有些果农为了图省事、省力,使用铁丝、细绳作为拉枝工具,在枝条中部直接捆绑拉枝。结果致使铁丝、细绳陷入枝条皮层引起缢伤,导致枝条*优势变为背上优势,其基部增粗加快,弓形部位冒条严重,反而不利于开花结果。为此,果树拉枝并非随时都可进行,而且不能见枝就拉,任意捆绑。否则,不但影响拉枝的效果,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,得不偿失。 4、将枝条基角、腰角、梢角全部拉到位,拉好的枝须平顺,在一条直线上,尽量不呈"弓"形。形成“弓”形部位的背上芽及时抹掉,避免枝条“弓”部抽生新枝 5、枝在中心干上要摆布均匀,上下部枝条应插空排列,摆布合理,错落有致,不能重叠和交叉。 6、拉枝不可能一次性到位,由于枝条生长的*优势作用,应不断调整拉枝部位,保证将枝条拉到所要求的角度。